《人民日报》|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22项国家标准亮相 重要牵头企业广东邦普循环浮出水面
-
发布时间:2025-10-20
-
作者: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22项国家标准亮相 重要牵头企业广东邦普循环浮出水面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10月17日上午,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我国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涵盖动力电池回收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锂离子废弃物回收利用、再生黑粉等多个方面,有力支撑和引领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作为定向循环典型案例,位于广东佛山的“隐形冠军”邦普循环在相关标准制定方面承担了主要工作。据悉全国超80%锂电池回收标准由邦普循环牵头和参与制定,包括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全部由该企业牵头和参与制定,牵头超60%。
今年2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完善标准体系,实现动力电池规范、安全、高效回收利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标准引领带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大力推进相关工作。
在本次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司长刘洪生提到,通过实施应用标准,部分企业实现镍钴锰回收率达99.6%、锂回收率达96.5%,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取得较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同时,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谢再春也表示,宁德时代子公司邦普循环将自主研发的DRT定向循环技术转化为先进标准,实现镍钴锰回收率99.6%、锂回收率96.5%,2024年处理废旧电池超12万吨,再生锂盐1.71万吨,技术水平全球领先。
邦普循环创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佛山,是宁德时代的控股子公司,其主营业务是电池循环利用。过去十几年,伴随新能源行业的高速发展,营收从几亿元增至数百亿元,成为全球电池回收领域的龙头企业。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邦普循环副总裁余海军表示,邦普循环自2005年首次提出“回收本无序,标准须先行”理念,专注于电池回收标准化工作,不断攀登行业与国家标准的高峰。
邦普循环作为国家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起草工作组及废弃电池化学品处理处置工作组双组长单位,过去十余年期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单位,积极协同和配合国家相关部委开展标准研究、政策法规研究,服务行业,服务国家战略,发挥了龙头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全国超80%锂电池回收标准由邦普循环牵头和参与研制,其中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全部由邦普循环牵头和参与研制,牵头超60%。除了动力电池回收标准制定,邦普还支撑了全国18个标委会开展电池回收标准研究,涉及有色金属、化学品处置、汽车、化学和物流等多个领域。截至目前,邦普循环已经给行业制定445项标准,其中国家标准126项。邦普循环也是全球首个开创定向循环技术体系的企业,并把这一技术公开和分享给行业,形成了全行业广泛公知的国家标准,积极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邦普循环已经构建了“电池生产-使用-梯次利用-回收与资源再生”的完整生态闭环,不仅为行业提供了稳定的低碳原材料供应,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邦普循环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增强国际标准话语权,助力中国标准“走出去”,为行业转型升级和全球碳中和贡献“循环力量”。
分享